北京竞业违约调查:竞业限制泛化现象愈演愈烈
来源:本站
时间:2025-07-01 15:44:01
或许,在不少职场人的印象中,所谓“竞业限制”更多与企业高管与高级技术人员环环相扣,至于普通员工,似乎有些“高攀不起”。
不过,事实告诉你,这只是一种错觉。有专家曾对454份竞业限制纠纷案的判决书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是,竞业限制义务主体中仅有13%为高级管理人员,8%为高级技术人员,70%均为“负有保密义务的其他人员”,70%中又有77%是基层岗位员工,比如培训老师、操作工人、前台、保安、保洁等人员。
“竞业限制泛化或扩大化,在职场中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徐游律师指出,竞业限制协议本身是一种劳动合同的补充或附件,目的是让员工在离职后一段时间内不得从事与原企业业务相竞争的工作或活动,以此来保护企业商业秘密。但是,不少企业在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往往过度使用竞业限制协议,将限制人员扩大至所有员工。
徐游律师指出,尤其是在高科技企业、生物医药产业、互联网企业、金融企业等领域内,滥用竞业限制协议的现象频发,且有增多趋势。
不仅如此,竞业的“业务范围”也在扩大化,不少企业同样是“一网打尽”。例如,营业执照上明明只有生物医药的企业,竞业限制内却把化学制药、药品研发等也囊括入内;明明只是上海有业务的企业,竞业限制里把地域干脆扩大到全国、亚太、海外甚至全球,“这种蓄意扩展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制定的协议内容过于严苛,明显超出了合理范畴。”